(友情提醒:eseng原创,非理性码字,你懂的。)
  手贱,没忍住又撸了一本书。
  实际上,早在今年2月份就入手了,只是我一直没有翻阅,这本书的名字叫《古龙 谁来跟我干杯》。
  这是我迄今为止买的最贵的一本书,共花费人民币1015元。
  我为什么花了超过一千元来入手这本书呢?
  首先,这本书的作者是古龙。
  其次,这是古龙的散文集。
  古龙自己有出过散文集?
  实际上没有。
  但是,在古龙临终前,古龙是打算出自己的散文集的。
  古龙的爱徒丁情曾经有专门说过这件事——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六日那一天,我如往常一样收工后,到古龙家去。
  在写好稿子后,古龙从书房拿出一个纸袋,和一卷字画,交给我:“这是我长期以来所写的杂文,和一些字画,你收好。”
  “然后呢?”
  “我想出版一本古龙散文集,书名就叫《葫芦与剑》。”古龙说,“等我和出版社谈好怎么出版,到时你再拿出来。”
  ——丁情《我的师父古龙大侠》
但是很遗憾,直到古龙去世,古龙自己的散文集《葫芦与剑》也未能出版。
  我手上有一本《古龙散文全集——葫芦与剑 人在江湖》,作者是古龙,编者为台湾的陈舜仪,初版日期为2019年1月。
  实际上,台湾的陈舜仪整理编著的古龙散文集,我手上至少有三个版本,最早的为《笑红尘》,2012年6月第1版;最晚的为《古龙散文集》,2020月1月第1版。
  台湾的陈舜仪并不是最早整理古龙散文的古龙粉丝,至少台湾的陈晓林先生在更早的时间就整理出版过古龙的散文集,比如陈晓林和刘国辉选编的《谁来跟我干杯?:古龙散文选》就要早很多,这本书2002年1月第1版;还比如我买的最贵的这本《古龙 谁来跟我干杯》,是陈晓林先生专门为古龙编选的散文集,2008年7月初版,定价为新台币240元。
  如果要问:谁是古龙的天字第一号男粉丝?
  答案显然易见:陈晓林。
  其实说到古龙的朋友,狐朋狗友就不说了,就说那种交心的真正的朋友,我首先想到的是倪匡,然后就是牛哥。至于林清玄算不算呢?我其实是犹豫的。
  但是,长期以来,我都忽视了一个人:陈晓林。
  看一个人是不是古龙真正的朋友,不是看他在古龙生前与古龙喝过多少回酒,吹过多少次水,重要的是看他在古龙生后做过的那些与古龙相关的事。
  如果以这条标准来看,我觉得陈晓林先生才是古龙最知心的朋友。
  在古龙去世后,陈晓林先生都做过哪些与古龙相关的事呢?
  最为人所知的,当然就是陈晓林先生的风云时代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诸多版本的古龙武侠小说,自然包括《古龙全集》了,全部制作精良,是所有喜欢古龙武侠小说的读者都值得拥有的实体书。
  其实,陈晓林先生还默默地做过很多的事情,为推广古龙武侠,弘扬古龙武侠精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比如陈晓林先生念念不忘古龙的遗愿,陆续整理并出版了好几版古龙散文集。而且陈晓林先生还大力支持陈舜仪编著更为全面的古龙散文集,让喜爱古龙的朋友能够看到更加真实和鲜活的古龙。
  陈晓林先生不遗余力地扶持古龙武侠爱好者对古龙和古龙武侠进行研究,像翁文信的《古龙一出谁与争锋》,由风云时代出版社于2008年10月22日首版;像程维钧的《古龙作品原貌探究》,就是由风云时代出版社于2017年11月最先发行的。
  而且,针对古龙武侠研究的作品,陈晓林先生三番五次地修订结集出版。可以这样说,市面上有影响力的研究古龙武侠的书籍,绝大部分就是陈晓林先生的风云时代出版社发行的。比如《古龙评传三部曲》,比如《古韬龙剑论集》,比如《典藏古龙系列》,等等。
  每逢一些重大的日子,比如古龙去世周年,陈晓林先生都会相当有心地出版一些关于古龙的作品,有古龙武侠小说的周年纪念版,也有古龙武侠研究的周年特别版。
  如果没有陈晓林先生的风云时代出版社,喜爱古龙的朋友就看不到这么丰富的关于古龙和古龙武侠的诸多精美作品。
  除了在出版古龙相关作品上不断推陈出新之外,陈晓林先生在生活中处处为古龙着想,很多行径无关商业利益,纯粹就是因为爱古龙。
  比如古龙过世后,古龙的亲友为了争夺古龙作品版权,打了很多狗血的官司,一度闹得很难看,被外人看了不少笑话。在陈晓林先生的努力斡旋之下,古龙的三位儿子最终握手言和,还专门成立了古龙著作管理委员会,来专门处理古龙的著作版权相关事宜。
  2005年5月23日,在陈晓林先生的号召和组织下,古龙的三位儿子、古龙的爱徒丁情、古龙的好友以及欣赏古龙作品并改编网游化的香港友人等一行人,专门到古龙的墓地进行奠祭。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于内,古龙的三位儿子和解,清除了内部矛盾;对外,古龙著作管理委员会成立,以后古龙作品的出版发行,以及古龙作品改编的版权问题,都有了正式的官方途径去获取和解决。
  还有非常非常可贵的一点是,从陈晓林先生写的关于古龙的文章和相关访谈内容来看,陈晓林先生没有说过半点古龙不好和贬低古龙的话,都是在念叨古龙的好。同为与古龙交情很深的后辈,林清玄就做得不那么地道了,造过不少古龙的谣。陈晓林先生真的实事求是,是非常宅心仁厚的一位文化人。
  说起来,陈晓林先生与古龙在年龄上相差一轮,两人同属虎。早在1972年,那时陈晓林刚从台湾大学毕业,经由牛哥和牛嫂介绍,陈晓林认识了古龙,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1974年,古龙求新求变的力作《天涯·明月·刀》在中国时报连载仅有一个半月就被腰斩了,这对古龙的打击很大,古龙从此与中国时报交恶。
  1976年,服完兵役的陈晓林受中国时报老板邀请担任副刊的主编,陈晓林给出的条件是要重新向古龙邀稿,老板答应了。而古龙向陈晓林交出的稿是《碧血洗银枪》。自此,古龙的武侠小说又重新在中国时报上连载了,古龙与中国时报的关系因为陈晓林的缘故也重修旧好。
  后来,古龙在写大武侠系列时,同时给时报周刊和联合报供稿,那时林清玄在时报周刊,陈晓林在联合报,可谓左右逢源。
  1987年,陈晓林成立了风云时代出版社。站在当时台湾的视角来看,古龙已经去世两年了,古龙之后无新派,武侠小说已经过了黄金发展期,开始进入了下行通道。陈晓林还是义无反顾地深深扎进了出版行业,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情怀使然。
  实话说,风云时代出版社出版的不少书都是倒贴钱,但陈晓林先生还是坚持去做了,这与陈晓林先生侠骨仁心的品性有关。
  陈晓林先生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系,学的是工科,偏偏对文学有执念,算是一名铁杆文青,年纪轻轻就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青青子衿》,风行一时,深受学生群体喜爱。毕业后就进入媒体圈担任编辑,与宝岛的文人骚客们打得火热。
  工作也就两年,陈晓林先生去哈佛大学深造,攻读硕士学位,选择的专业是东亚研究。放弃热门的理工科,转向文学、历史和哲学领域,这是非常需要勇气的,陈晓林先生太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了。就像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一样,陈晓林先生弃工从文,学成返台后,成为台湾文化圈的中流砥柱。
  作为古龙的迷弟,陈晓林先生不仅仅只是大力推广古龙武侠,而且为武侠文学的发展可谓殚精竭虑,出版发行了诸多武侠名家的作品。如果没有陈晓林先生的风云出版社,武侠文学的天空会顿失颜色。
  仅就武侠文学这一块,陈晓林先生还大力提携新人,为心有侠义的后辈们保驾护航,支持他们搞武侠研究,武侠圈中的很多后起之秀都受到陈晓林先生的恩典。
  今年的5月26日,陈晓林先生在台北仙逝,享年76岁。各地侠友纷纷发文悼念,中国武侠文学学会也特别向陈晓林先生治丧委员会发唁函悼念。
  随着陈晓林先生的离开,风云时代出版社近期也决定终止营运。
  一个时代落幕了,让人无限感叹唏嘘。
  我翻阅着老黄历,掐指一算,左算右算,横算竖算,最爱古龙的人,就是陈晓林,最是唯一。
  陈晓林先生不仅仅只是古龙的天字第一号男粉丝,而且就是古龙的天字第一号粉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有人会比陈晓林先生更爱古龙,没有了,再也没有了。
  我茫然四顾,心中一片空白,只见云在青天水在瓶。
eseng于2025/10/18